看過天能,相信大家也希望科學家能逆轉熵的變化,讓醫生在時間洪流中逆流而上,改變關鍵決定,拯救更多生命。幸好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自60年代,VR(虛擬現實)、AR(增強現實)、MR(混合實境)和SR(替代實境)不斷創新和進步,現在,這四項醫療虛實境已成為領先技術領域,不僅是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,更革新了整個醫學界。
近年,VR正在用於培訓未來的外科醫生,並用於實際的外科醫生進行手術。此類軟件程序由Osso VR和ImmersiveTouch等公司開發和提供,並且正在積極使用,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。 2016年,Shafi Ahmed博士進行了第一場VR手術,任何人都可以實時在線觀看,觀眾可以從外科醫生的角度觀看手術,該技術現已用於醫學界實際訓練,作外科醫生手術培訓。據《Harvard Business Review》的研究,與接受傳統培訓的外科醫生相比,接受過VR培訓的外科醫生,整體表現提高了230%。在執行外科手術過程中也更快、更準確。 另外,VR技術也使患者受益,並已被證明可有效治療疼痛。患者使用VR後,可以視覺分散注意力,以幫助她們度過難關。患有胃腸道,心臟病、神經系統疾病和手術後疼痛的患者,在使用VR後,能夠有效分散他們對疼痛的感覺。研究指出,接受手術的患者減輕了痛苦和焦慮,並改善了整體住院經驗。
虛擬現實可以將醫學的教學經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。從前,只有少數幾個醫學生可以在手術過程中窺視外科醫生的肩膀,並且通過這種方法來學習醫療技巧非常,極具挑戰性。現在,只要借助MR技術,外科醫生可以在全球範圍內作教學操作,有利醫學生學習。例如:Case Western University使用HoloLens設備來教授的醫學生。可見,MR技術在革新醫學教育和培訓方面具有前景,而此類實例很快將成為常態。
行業分析師預測,從2017年到2023年,全球AR市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3%。AR已廣泛用於患者和醫生教育,手術可視化以及疾病模擬等領域,以增強患者的治療水平和結果。例如:AR程序繪製患者身體結構圖,顯示了靜脈的確切位置,以便醫務人員在抽血或手術前準確進行注射靜脈。另外,AR程序以3D形式重建腫瘤,外科醫生可以實時查看X光片而無需病人接受輻射。AR技術還有助展示複雜的想法,方便醫生和患者的溝通和理解。例如,一家全球製藥公司使用3D心臟建模應用程序來演示藥物在器官中的移動路線及其效果,並將其作為新療法的一部分。 Klick Health的Klick Labs副總裁Yan Fossat解釋說:「AR讓患者立即在自己的皮膚上看到疾病或狀況,(例如:黃斑部退化),所看到的東西比更具影響力,視覺和文字表達形式更易理解。」
至於2012年出現的SR,就是在顯示器上,將不存在的人事物投射在眼前。SR最早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腦科學研究中心的鈴木圭介(Keisuke Suzuki)所提出,簡單來說, VR是改變空間,SR則是改變時間感知。SR首先讓使用者看到即時的現實影像,之後隨意替換現實影像(CR,Cinematic Reality)至預先錄製的現實影像,混淆大腦時間判斷。在醫學界中,SR用作認知功能和溝通訓練,改善病患者的溝通模式,效果非常顯著。